內鏡檢查常作為診斷消化系統(tǒng)的重要手段。內鏡消化引起的感染須引起重視,尤其是在內鏡清潔不嚴格的和地區(qū)。理論上,各種病原微生物都有可能通過內鏡診療進行傳播,因此內鏡的清洗須引起重視。
內鏡是侵入人體體腔的儀器。由于其結構精細,很多部件不耐高溫、高壓、耐腐蝕,只能低溫浸泡。內鏡瞄準鏡設計復雜,官腔、鼻竇多,不易清洗。內鏡通道容易形成生物膜。生物膜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清潔不充分,生物膜附著在潮濕的表面,包括水管、通氣管和器械(包括導尿管、人工心臟瓣膜和起搏器)的表面和官腔。生物膜覆蓋的正常生長繁殖,在一項研究中,檢測了66個活檢通道內鏡電鏡下檢測的13個水、氣通道中有10個(76.9%)形成生物膜。
生物膜除去有幾個關鍵點:
快速清潔+適當干燥,讓內鏡沒有機會形成生物膜。
在現(xiàn)有的報告中,由內鏡引起的感染傳播的主要原因如下:
1.預清潔不及時,床頭清潔不做或不到位。
措施:內鏡從患者體內取出后,立即用含有清洗液的濕巾或濕紗布擦去外表面的污垢。擦拭用品應該是一次性的。
2.人工清理不到位,工作人員責任心不夠。
措施:將內鏡浸泡在清潔溶液中。刷軟膠內鏡的時候要看到刷頭兩端,把刷頭上的污垢清理干凈。清潔液不清潔一次內鏡然后更換。
3.濃度不合格,作用時間不夠。
措施:嚴格按照使用,及時監(jiān)測濃度,記錄時間。
4.干燥不充分。
措施:使用后用乙醇或異丙醇和壓力氣槍干燥。
需要強調的是,無論是手工還是用清洗機,手工清洗是成功的關鍵和基礎。